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困扰,却忽视了情绪对身心健康的深远影响,情绪养生,作为传统养生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调节情绪来维护身体的健康与平衡,达到身心和谐、延年益寿的目的。

情绪,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态度和体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联,过度的情绪波动会损伤相应的脏腑,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深刻地阐述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以怒为例,愤怒时,人的气血会上涌,面红目赤,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期处于愤怒状态,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引发肝气郁结、肝病等,而过度的喜悦,会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又如长期的忧虑思虑,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这些古籍中的记载,虽然历经千年,但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认识到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后,如何进行情绪养生便成为了关键,正念冥想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每天抽出 20 - 30 分钟的时间,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当杂念浮现时,不要刻意去驱赶它们,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正念冥想能够帮助我们觉察自己的情绪,而不被情绪所左右,增强心理的韧性和稳定性,长期坚持正念冥想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情绪更加平和稳定。
情绪表达也是情绪养生的重要环节,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情绪就像洪水,越是压抑,积聚的力量就越强大,一旦爆发,就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们应该学会以健康、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当感到愤怒时,可以通过运动来释放身体的张力和负面情绪,跑步、健身、打球等运动,能够让身体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它可以改善心情,减轻压力和焦虑感,也可以找朋友或家人倾诉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宣泄情绪,还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缓解愤怒的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也是情绪养生的一剂良方,绘画、书法、音乐、阅读等各种兴趣爱好,都能够让我们沉浸在其中,忘却烦恼和压力,当我们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的神经递质,学习绘画可以让我们发挥创造力,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练习书法则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汉字的韵味和魅力,在一笔一划中领悟人生的哲理,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避风港,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情绪养生至关重要,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支持,而紧张、冲突的人际关系则会让我们陷入痛苦和焦虑之中,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相处,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关心他人的需求,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氛围,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亲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在工作中,与同事友好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社会上,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张温暖的大网,能够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饮食在情绪养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某些食物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富含ω-3 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核桃等,对大脑健康有益,能够改善情绪,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香蕉中含有色氨酸,它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物质,血清素能够调节情绪,使人产生愉悦感,富含维生素 B6、B12 和叶酸的食物,如菠菜、全麦面包等,也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稳定情绪,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合理搭配食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为情绪的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情绪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和维护,通过正念冥想、情绪表达、培养兴趣爱好、保持良好人际关系以及合理饮食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让心灵得到滋养和呵护,实现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让我们学会用情绪养生的智慧,为自己打造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