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在生活中可能因各种突发情况而发生,掌握正确的骨折急救与固定知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二次伤害以及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骨折的急救与固定方法及相关要点。
判断是否骨折
在实施急救之前,首先需要判断伤者是否骨折,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很有可能是骨折: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内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肢体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者转向等;原有的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初步评估与安全保障
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应对伤者的整体状况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要安抚伤者情绪,保持其平静,减少因紧张或恐慌引起的额外风险。
止血与包扎
长骨骨折可能伴随出血,因此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若为轻度无伤口的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袋和皮肤之间要隔毛巾或布,禁止冰袋直接与皮肤接触以免冻伤,冰敷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对于有伤口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可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近心端止血,要记住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每隔40 - 60分钟放松1次,每次1 - 2分钟,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若遇到骨折端外露的情况,应继续保持外露,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处,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
固定
(一)固定原则
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宜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夹板的长度要超过受伤部位,并能够超过或支撑伤口上方和下方的关节,如果没有木板,也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硬纸板等物品代替。
(二)不同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
- 锁骨骨折固定:无夹板固定时,先在两腋下各垫上一块棉垫,将三角巾折叠成4横指宽条带,以横“8”字形缠绕两肩,使两肩尽量往后张,胸往前挺,在背部交叉处打结固定,两肘关节屈曲,两腕在胸前交叉,再用一条三角巾,从上臂肱骨下端处绕过胸廊,两端相遇时打结;“T”形夹板固定时,预先做好“T”形夹板(直板长50厘米,横板长55厘米),用“T”字形夹板贴于背后,在两腋下与肩胛部位垫上棉垫,再将腰部扎牢,固定两肩部。
- 前臂骨折固定:夹板固定时,取两块长短适当的木板(由肘至手心),垫以柔软衬物,将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前臂掌侧与背侧(只有一块夹板时放在前臂背侧),并在手心放棉花等柔软物,让伤员握住,使腕节稍向背屈,然后上下两端扎牢固定,再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吊起;衣襟、躯干固定时,利用伤员身穿的上衣固定,将伤臂屈曲贴于胸前,把手放在第三、四钮扣间的前衣襟内,再将伤侧衣襟向外翻,反折上提,托起前臂衣襟角系带,拉到健肢肩上,绕到伤肢肩前与上衣的衣襟打结,无带时可在衣襟角剪一小孔,挂在第一、二钮扣上,再用腰带或三角巾经肘关节上方绕胸部一周打结固定。
- 肱骨骨折固定:夹板固定法是用木夹板两块置于上臂内、外侧(如只有一块夹板时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上下两端扎牢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吊起;躯干固定法是现场无夹板时,可用三角巾躯干固定,三角巾折成约10 - 15公分宽(将三角巾叠成三折的宽带,其中央要正对骨折处)的带子,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胸前。
- 股骨(大腿)骨折固定:夹板固定时,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外侧由腋窝到足跟,内侧由腹股沟到足跟(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到外侧),将健肢靠向伤肢,使两下肢并列,两脚对齐,关节及空隙部位加垫,用五至七条三角巾或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先固定,然后分别在腋下、腰部及膝、踝关节等处扎牢固定,此外固定时必须使脚掌与小腿呈垂直,用“8”字形包扎固定,同时应脱去伤肢的鞋袜,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健肢固定法是无夹板时,可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把两下肢固定在一起,两膝和两踝之间要垫上软性物品。
- 小腿骨折固定:夹板固定时,用两块由大腿中段到脚跟长的木板加垫后,放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只有一块木板时则放在外侧),关节处垫置软物后,用五条三角巾或布带分段扎牢固定,首先固定小腿骨折的上下两端,然后依依固定大腿中部、膝关节、踝关节并使小腿与脚掌呈垂直,用“8”字形固定;健肢固定方法与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相同。
- 肋骨骨折固定:由于肋骨长而细,很容易折断,可采用宽带固定法或多头带固定法进行固定,先在胸部骨折垫些棉花,在受伤者呼气状态下用宽绷事围绕胸部紧紧地包扎起来,固定胸壁,用大悬臂带扶托伤侧上肢。
- 脊柱骨折固定:脊柱骨折后,不能轻易移动伤员,应依照他伤后的姿势作固定,俯卧时,以“工”字方式将竖板紧贴脊柱,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和腰骶部,在脊柱的凹凸部加上软物品,先固定两肩并将三角巾的末端打结胸前,然后固定腰骶部,伤员仰卧时,如不需搬动可在腰下、膝下、足踝下及身旁放置软垫固定身体位置。
迅速转运
完成现场急救固定后,应尽快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体位稳定:根据骨折部位合理安排伤者的体位,以减少疼痛并防止骨折端进一步损伤,例如股骨骨折时可采用健肢固定法,将伤肢与健肢捆绑在一起保持伤肢稳定。
2、平稳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应平稳轻柔,避免颠簸和扭曲,对于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的患者必须用担架运送。
3、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固定器材的稳定,并尽量减少伤者的移动和颠簸。
骨折的急救与固定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