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大鹏新区的大鹏镇,有一座历经岁月沧桑的佛教名刹——东山寺,它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背山面海,俯瞰大亚湾,宛如一颗镶嵌在岭南大地上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据史料记载,东山寺的创建与一代风水大师赖布衣有着不解之缘,赖布衣云游至大鹏湾,发现龙头石山南侧山腰紫霞光升腾,便告知当地村民此地为圣地,在此建庙可保一方平安,于是首任住持释鹏海法师依此建庙,自此,东山寺成为当地士民的信仰中心,香火旺盛,历经600多年风雨而不衰。
历史上,东山寺多次遭受战乱与自然灾害的侵袭,却总能浴火重生,清咸丰四年(1854年)春,东山寺进行过一次大规模重修,当时广东水师提督为振军威,题写“鹫峰胜境”匾额,为东山寺增添了一抹亮色,1940年至1942年间,东山寺又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被日军侵占作为临时医院,后又被国民党军队驻扎,但寺内建筑仍侥幸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东山寺曾一度遭到破坏,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于2009年得以重建,再现了昔日的辉煌。
东山寺的建筑风格独特,为四进式结构,从前往后依次为大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寺院内还配有伽蓝殿、祖师殿、功德堂、福寿堂和四个配殿,以及钟鼓楼、僧舍客房、斋堂、禅堂、六祖讲堂等,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寺内的“龙井”清泉一眼,终年不竭,水质甘甜,为这座古老寺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除了建筑本身,东山寺还留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寺西侧有佛塔、石坊等文物,寺内留有历代碑刻、楹联、横额等墨迹十余处,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东山寺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
东山寺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高僧大德在此驻足,明代岭南名士曾赋七律《大鹏东山寺》,载于清康熙年修撰的《新安县志》,对东山寺的美景和文化底蕴赞不绝口,如今,东山寺不仅是当地信徒朝拜祈福的圣地,也是游客们感受岭南文化、领略佛教魅力的好去处。
在大鹏东山寺,你可以听到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看到袅袅香烟缭绕在殿堂之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无论是对于佛教信徒来说,还是对于普通游客而言,东山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放下心中的烦恼与杂念,静心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信仰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