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的全方位解析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肺炎的病因
  2. 肺炎的症状
  3. 肺炎的诊断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日常所讲的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以下是对肺炎的详细阐述:

肺炎的病因

1、病原微生物

- 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病因,肺炎链球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尤其在婴幼儿、冬春季发病者中更为常见,其他常见的病原菌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等症状。

- 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如流感病毒引发的肺炎,常伴随着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与普通流感症状相似,但病情可能更严重。

-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在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较为常见,它们引起的肺炎症状相对较轻,以干咳为主,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这种肺炎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较为多见,具有自限性,但也可能需要适当的治疗。

2、理化因素

- 放射性损伤:如肿瘤患者接受胸部放射治疗后,可能会损伤肺部组织,引发放射性肺炎,这是因为放射线破坏了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导致肺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短、胸痛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能在放射治疗后数周至数月才出现。

- 化学物质吸入:长期吸入有害化学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会刺激和损伤呼吸道黏膜和肺泡,进而引发化学性肺炎,在化工事故中,大量吸入有毒气体后,患者会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免疫损伤

- 过敏反应:某些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粉尘、动物毛发等,可能会发生过敏性肺炎,这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肺部出现炎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且症状往往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或加重。

- 免疫系统疾病相关: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肺组织,引发间质性肺炎,这种肺炎的进展较为缓慢,但会逐渐损害肺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

4、其他因素

-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和咽部,甚至反流至气管和肺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反流性肺炎,患者除了有肺部炎症的症状外,还常伴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 药物诱发: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会引起肺部不良反应,导致药物性肺炎,这可能是因为药物直接损伤肺组织或引发免疫反应等原因所致。

肺炎的症状

1、全身症状

- 发热:多数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 38℃以上,甚至高达 40℃,且常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发热是由于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所致,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会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而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发热程度可能相对较低,但也较为常见。

- 乏力、全身酸痛:由于炎症反应和机体的应激状态,患者会感到极度乏力,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关节和背部肌肉,这可能是身体在与病原体抗争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同时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的。

- 头痛、头晕: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发热导致脑血管扩张,或者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所致。

2、呼吸道症状

- 咳嗽: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起初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会咳出痰液,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痰液的性质有所不同,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常咳铁锈色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咳出脓血痰,而病毒性肺炎多为白色黏液痰。

- 咳痰:咳痰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病原体的一种方式,痰液的量和性质对于判断肺炎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大量脓痰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而少量白色黏痰可能是病情较轻或者处于恢复期的表现。

- 呼吸困难:当肺炎累及到肺泡和肺间质,影响气体交换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轻度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稍事活动后即加重;严重时,患者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气短、憋闷,甚至需要吸氧来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老年肺炎患者或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3、其他症状

- 胸痛:部分患者在咳嗽或深呼吸时会感到胸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侧部或背部,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胸膜所致,称为胸膜炎性胸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轻微不适,而有些则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 胃肠道症状:少数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或者是全身炎症反应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所致,儿童肺炎患者有时会因胃肠道症状而就诊,容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

肺炎的诊断

1、病史采集

- 症状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症状特点、持续时间等,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症状是逐渐出现的还是突然发作的,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

- 既往史了解: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是否吸烟、饮酒,近期是否有外出旅行史、接触传染病患者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肺炎的可能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发生肺炎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治疗上也需要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

2、体格检查

- 生命体征测量: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体温升高是肺炎常见的表现之一,而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加快则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正常情况下成人呼吸频率为 16 - 20 次/分,如果肺炎患者呼吸频率超过 30 次/分,则说明可能存在呼吸窘迫的情况。

- 肺部听诊: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取肺部的呼吸音,可发现肺部的异常呼吸音,如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等,湿啰音通常提示肺部存在炎症渗出,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干啰音可能是支气管痉挛或气道狭窄的表现;哮鸣音则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听诊时,医生会注意呼吸音的分布、性质和强度,以判断肺部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 其他检查:还会检查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有无水肿、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以及心脏的听诊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心力衰竭等。

3、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是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表现,但在某些病毒性肺炎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而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血常规检查还可以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

- C 反应蛋白(CRP):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时会迅速升高,肺炎患者的 CRP 水平通常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CRP 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并监测治疗效果,CRP 水平越高,提示炎症越严重。

- 病原学检查

- 痰培养:是确定病原菌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留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可以检测出引起肺炎的细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痰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出结果,一般为 2 - 7 天,且容易受到口腔定植菌的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留取痰标本前,患者需要漱口清洁口腔,尽量留取深部的痰液。

- 血培养:对于怀疑有败血症或重症感染的患者,可进行血培养检测,血培养阳性可以明确诊断病原菌,但由于阳性率较低,且同样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结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相对受限。

-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水平,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特殊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如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