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与各类工作场景中,烫伤事故时有发生,它可能瞬间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感染、疤痕增生甚至功能障碍等,掌握正确的烫伤治疗与急救知识至关重要,它能在第一时间为伤者减轻痛苦,最大程度降低伤害,为后续的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烫伤的程度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烫伤,损伤最轻,仅伤及表皮浅层,皮肤会出现红斑,伴有轻度肿胀和烧灼感,但无水疱形成,一般在 3 - 7 天内可自行愈合,不会遗留疤痕,不小心被热水溅到手臂,局部皮肤迅速变红并感到火辣辣的疼,这大概率就是一度烫伤。
二度烫伤又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浅二度烫伤伤及表皮全层及真皮浅层,皮肤会出现水疱,疱液澄清,基底潮红湿润,疼痛剧烈,如被刚出锅的热汤洒到身上,烫伤处很快鼓起水疱,且疼痛难忍,通常两周左右愈合,可能留下轻微疤痕,而深二度烫伤则累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或水疱皮脱落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愈合相对缓慢,常需 3 - 4 周,愈合后多会遗留疤痕,像不慎打翻热水瓶,脚部大面积烫伤,部分区域水疱破溃后创面发白,这种情况可能就是深二度烫伤。
最为严重的是三度烫伤,它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创面呈焦痂状,无水疱,蜡白或焦黄,甚至可见碳化,感觉消失,创面僵硬如皮革样,这种烫伤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且预后不佳,常遗留畸形和功能障碍,例如在工厂锅炉爆炸事故中,工人全身大面积烫伤,皮肤碳化,生命垂危,就属于极其严重的三度烫伤。
当烫伤发生时,现场急救的关键步骤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治疗效果,首要任务是迅速脱离热源,避免进一步损伤,比如衣物着火应立即卧倒翻滚灭火,或用棉被等隔绝空气灭火,切勿奔跑呼喊,以免风助火势;若被热水、热液烫伤,要尽快脱去浸满热液的衣物,动作要轻柔,防止撕破烫伤后的水疱表皮。
接着,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 15 - 30 分钟,水温以接近常温为宜,不宜过冷或过热,水流也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这一步骤能有效降低烫伤处的温度,减轻热力对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害,对于面积较小的烫伤,如手部、脚部烫伤,可将其浸泡在冷水盆中,但要注意,如果是电烧伤、强酸强碱等化学烧伤,冲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加重伤情。
在冲洗过程中,要小心去除伤口表面的异物、污垢和已剥落的表皮,但对于与伤口粘连紧密的衣物等,切勿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小心剪开周围衣物,如果烫伤部位在颜面、手、足等重要功能部位,冲洗时应特别注意保护五官和关节功能。
经过初步处理后,对于轻度烫伤(一度烫伤),可涂抹适量的烫伤膏,如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等,这些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功效,能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涂抹药膏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注意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一般每天更换一次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加重、渗液增多或有异味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对于二度烫伤及以上的情况,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因为这类烫伤可能涉及深层组织损伤,需要医生根据创面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清创、消毒、包扎换药,以及判断是否有感染风险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可继续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受压和摩擦。
在医院里,医生会根据烫伤的深度、面积和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对于大面积深度烫伤患者,由于体液渗出较多,可能会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补充液体、电解质等进行抗休克治疗,针对创面会采用清创术,去除坏死组织和污染物质,以减少感染机会,对于深二度和三度烫伤创面,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植皮或皮瓣移植等修复手术,以恢复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
在烫伤的康复阶段,预防感染是关键,患者应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要加强营养支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C 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对于愈合后的创面,可根据情况使用祛疤药物或进行物理治疗,如压力疗法、激光治疗等,以减轻疤痕形成和挛缩,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和外观。
烫伤的治疗与急救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从现场的紧急处理到后续的专业治疗与康复护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了解烫伤知识和掌握急救技能,不仅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还能减少因烫伤带来的伤痛与损失,让生活更加安心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