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扭伤的科学处理指南

03u百科知识网

在日常生活与运动场景中,关节扭伤颇为常见,一旦发生,正确处理对恢复至关重要。

当关节不慎扭伤,首要任务是立即停止活动,比如在篮球赛中不慎崴脚,切不可强行继续奔跑、跳跃,应迅速靠边站立或坐下,避免受伤关节进一步受力,致使损伤加剧,这是因为受伤瞬间,关节周围组织如韧带、肌腱、软骨等可能已出现撕裂、拉伤或挫伤,持续活动会扩大损伤范围,增加肿胀与疼痛程度,后续修复难度也大幅提升。

冷敷是关键早期应对措施,可用冰袋、冷毛巾或冷藏物品包裹于毛巾后敷在伤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 2 - 3 小时一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液淤积,缓解肿胀与疼痛,像踝关节扭伤初期,冷敷可有效减轻不适,为后续恢复奠定基础,需注意,冷敷时别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加压包扎能进一步控制肿胀,使用弹性绷带适度缠裹伤关节,包扎力度以不影响末梢血液循环为宜,即手指或脚趾能正常感受温度、颜色无异常变化,加压包扎通过外部压力限制组织液渗出,辅助减轻肿胀,但若包扎过紧,阻碍血液循环,会引发肢体缺血、麻木,严重时甚至导致肌肉、神经损伤,必须谨慎操作。

抬高患肢也是促进恢复的好方法,将受伤关节置于高于心脏水平位置,借助重力作用,促使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例如腿部关节扭伤,平躺时可在腿下垫枕头抬高;坐位时可将腿搭于另一座椅上,确保患肢处于合适高度,持续保持该姿势一段时间,利于消肿镇痛。

受伤 24 - 48 小时后,若肿胀、疼痛初步缓解,可考虑热敷,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红外线灯照射等方式热敷伤处,每次 20 - 30 分钟,每日数次,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再生,不过,热敷前务必确认伤口情况,若有开放性伤口未愈合,不宜热敷,以免引发感染。

轻微关节扭伤经上述处理后,多数能在数天至一两周内逐渐康复;若疼痛、肿胀持续不减或加重,活动受限明显,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依据伤情安排 X 光、核磁共振等检查,排查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一旦确诊,依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如骨折需固定制动、手术治疗;重度韧带撕裂必要时手术修复,术后遵循医嘱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恢复关节功能。

康复阶段要重视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屈伸、旋转等温和动作练习,预防关节粘连、僵硬;借助器械或自身重量开展抗阻训练,增强关节周边肌肉力量,稳固关节,例如膝关节扭伤康复时,先小幅度屈伸锻炼,适应后增加抗阻带进行直腿抬高等动作,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关节扭伤处理需冷静、规范操作,各环节相辅相成助力恢复,避免不当处理留下后遗症,守护关节健康。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