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提升低落的情绪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激发了全身机能的运动活性,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兴奋状态,容易形成欢快积极的情绪,养好锻炼习惯,能以活泼好动的心情一扫低落的不良情绪。
2.释放心理的压力
体育锻炼必须身心合一、集中注意力去投入运动,需要尽心发挥,也调动人的意识积极关联;原来因工作学习或生活上产生积累的紧张焦虑、烦躁苦闷的心理压力也会随着体能上的付出而充分释放,使身心得到放松。
3.改善自闭的性格
有些人性格非常内向自闭,不善于跟人交流,内心孤独无助,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特别是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能促使自己主动去融入交流、同心协力、合作互助,有利于改善性格中不开朗的缺陷。
4.调整积极的心态
体育锻炼,特别是运动比赛,双方对垒的过程,曲折多变:运气与失误;顺利与艰难;突破与逆转,以及输赢得失,都需要自己正确去面对,需要有好的心理控制能力,及时调整好心情去积极处理。这样能有助于调整好人的一种积极的心态。
5.树立坚定的信心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了抵抗疲劳和疾病的能力,由此也使自己更自信,精神更振奋,收获到的成就感和征服感,使自己充满战胜困难的信心,并能以这种乐观的信念带到生活和工作中去,不断鼓舞自己。
6.培养顽强的意志
体育锻炼的过程也是艰苦的,是需要以吃苦耐劳的毅力来坚持锻炼,长期锻炼下去,能形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也培养了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
7.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的积极影响:
1、可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生活抗压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2、能让大学生感到快乐。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能改善情绪,减少抑郁、焦虑和压力感。
3、能够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大学生经常体育锻炼,会增强情绪,提高能量水平和睡眠质量。
4、能够释放大学生心理压力。体育锻炼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会调动大学生的意识积极关联,使得原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的紧张焦虑得以释放。
运动健身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态吗?能够扭转心理不健康的局面吗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身边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心烦,哪也呆不住,想出去溜达溜达,散散心。
先不说运动动身体的好处,比如提高什么肌肉强度,免疫力,血管弹性之类的。咱们单从运动过程中,通过身体的运动转移你的注意力,有心理疾病的人,悲观,爱专牛角尖,想一个事情没完没了,而且光往坏处想,运动过程中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更专注于当下本身。至于其他的身体上的变化,以前看过一个报道,是关于走路对抑郁症的好处,在生理上是有变化的。什么神经,什么酶的,那个比较专业,我也就不去复制粘贴的。
我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本身是个焦虑症患者,走路,个人验证过,确实有效。还有给你介绍点别的,静坐,葛印卡的内观。还有瑜伽,禅坐,因士子静坐打之类的可以试试。
优秀运动员的的特点不光是对胜利的渴望,还有不怕输。“如果我输了,我就回来继续,而且我会在下一次赢。”莫斯科奥运十项全能冠军,戴利是这么说的。我们熟悉的博尔特也说过同样的话。"我不是说每天都会表现完美,但如果你跑得快,就没有必要担心。如果你哪一天表现不好,就只是有一天表现不好而已。下一次再卷土重来。“拥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才能不断前行,就像丘吉尔当年的名言。”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只有继续向前的勇气。“这样的态度就是可以从运动中锻炼出来的。
而且学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技能,会使自己建立更强的自信。一个家长让孩子学体操,孩子上学一进教室的时候来了一个空翻,就让全班同学佩服的不行。这就是给孩子一个强大的“自信”。不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觉得自己很厉害。之后也会愿意去尝试更多的挑战,享受生命更多的乐趣。
美国有好多奥运冠军开始运动的目的并不是要锻炼身体,只是家长觉得孩子精力太旺盛,得找个事让孩子消耗精力。但是孩子发现自己的能不断的赢,就有了信心。最后一步一步成长到冠军。Jackie Joyner Kersee被美国《女性体育画报》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运动员。3块奥运金牌得主,她9岁的时候参加第一次跑步比赛,结果就是最后一名,但是她感觉受到了挑战,刺激她继续去跑。然后发现自己能提高成绩,第6名,第5名,更加有乐趣。她妈妈对体育不了解,只是觉得不惹祸就好。甚至她和妈妈说未来想参加奥运会,妈妈说那我就做公共汽车去看你比赛。完全不知道奥运是什么。
当Jackie已经成为体育明星出现在报刊杂志的封面上的时候,她妈妈看到第一反应也是这孩子惹什么祸,上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