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预防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治疗
  2. 预防

治疗

(一)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增加钙的摄入,每天保证足够的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及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如多吃鱼肝油、蛋黄、鲮鱼和鸡肝,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太极等,有助于维持或增加骨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减少摔倒的风险。

-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等影响钙吸收的饮品,保持规律作息。

2、心理干预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药物治疗

1、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 钙剂: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能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抵抗骨量丢失。

- 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调节钙磷代谢,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2、抗骨吸收药物

- 双膦酸盐类:如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等,是目前常用的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能有效减少骨丢失,降低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但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

- 降钙素类:如鲑降钙素,具有止痛作用,可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

3、促进骨形成药物

-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可调节雌激素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三)康复治疗

1、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有氧运动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摔倒和骨折的发生风险。

2、物理因子治疗

如脉冲电磁场、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活性,有助于骨折愈合和骨质修复。

3、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方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预防

(一)一级预防(儿童、青少年时期)

1、合理膳食结构: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芝麻酱等;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

2、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如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银耳、牛奶、豆制品和奶酪等。

3、适量运动: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篮球等负重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峰值。

4、改变生活方式: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盐、低糖饮食;避免过度节食。

5、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盐、低糖饮食。

(二)二级预防(中年时期)

1、定期检测骨密度:女性从40岁开始、男性从40~64岁开始,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量丢失情况。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除上述一级预防中的措施外,还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3、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预防骨量丢失。

(三)三级预防(老年时期)

1、抑制骨吸收:对于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丢失速度。

2、预防骨折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止摔倒和受伤,保持家居环境安全,如卫生间安装扶手、地面防滑处理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检查视力和平衡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营养与生活方式调整:继续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