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原因及缓解方法全解析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咳嗽的原因
  2. 咳嗽的缓解方法

咳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它既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了解咳嗽的原因以及掌握有效的缓解方法,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咳嗽的原因

1、呼吸系统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这是引发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病毒或细菌侵袭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时,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比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患者除了咳嗽外,还常常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等症状,由于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的感受器,导致气道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咳嗽。

(2)支气管炎

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 - 支气管黏膜炎症,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初期可能为干咳,随后可出现黏液脓性痰或浓痰,慢性支气管炎则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患者咳嗽往往在晨起时较为严重,且会伴有较多的痰液分泌。

(3)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细菌性肺炎较为常见,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咳嗽、咳脓血痰等症状,肺部炎症会使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正常的气体交换,同时炎症产生的分泌物也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剧烈咳嗽,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也会导致咳嗽,其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因病原体而异。

2、心血管疾病

(1)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肺循环淤血,肺淤血会使肺泡壁增厚,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同时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会渗出到肺泡和肺间质中,刺激肺泡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和迷走神经感受器,引起咳嗽,这种咳嗽通常为夜间阵发性发作,患者常在卧位时加重,坐起后可有所缓解,并且会伴有呼吸困难、心慌、乏力等症状。

(2)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疾病,当肺栓塞发生时,肺部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缺氧和炎症反应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患者还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多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因误吸等原因发生,当异物进入气道后,会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引发咳嗽,如果异物较小,可能会通过咳嗽反射被排出体外;但如果异物较大或位置较深,可能会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4、过敏性因素

(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对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高度敏感,当过敏原接触到鼻黏膜时,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加,鼻后滴流是指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的咳嗽感受器,从而引起咳嗽,这种咳嗽通常为刺激性干咳,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常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2)变异性哮喘

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其发病机制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冷空气、运动等都可能诱发咳嗽。

5、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吸烟、二手烟暴露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咳嗽,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和咳嗽,长期吸烟者容易出现慢性咳嗽,这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2)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咳嗽作为副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这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时常用,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缓激肽在体内蓄积,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干咳。

一般停药后咳嗽症状会逐渐缓解。

咳嗽的缓解方法

1、对症治疗

(1)使用止咳药

对于无痰或少痰的干咳,可适当使用止咳药,中枢性止咳药如可待因,能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强大的镇咳作用,但因其具有成瘾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外周性止咳药如那可丁,主要作用于外周呼吸道感受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祛痰药

如果咳嗽伴有较多痰液,应使用祛痰药,祛痰药可以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减轻呼吸道的阻塞和炎症,常用的祛痰药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使痰液变稀薄,利于咳出。

2、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咳嗽的病因进行治疗是最根本的缓解方法,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或肺炎,需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对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咳嗽,如左心衰竭,需要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改善心功能的治疗;对于气道异物,应及时就医取出异物;对于过敏性因素引起的咳嗽,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3、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尤其是在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较重的地区。

(2)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每天应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建议饮用白开水或淡盐水。

(3)饮食调整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一些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4)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加重咳嗽症状,咳嗽期间应戒烟限酒,同时要避免吸入二手烟。

4、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风寒咳嗽可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咳嗽可用桑菊饮加减,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中药调理需要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2)针灸推拿

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治疗咳嗽的常用方法,通过针刺或推拿特定的穴位,如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缓解咳嗽症状。

咳嗽的原因复杂多样,缓解方法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预防各种可能导致咳嗽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果出现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