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补水的方法,运动补水的方法有哪些

03u百科知识网

运动中如何科学补水

1、一般来说,在运动前30分钟左右补充水分最好。如果运动过程中口渴难忍,则可以少量补水。如果是进行超大强度的训练,除训练前补足水外,最好在训练后再补水。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运动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可下降16%,如果能够及时补水,则可以增加血浆量,减少血流阻力,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的持续时间。而且,运动中适量饮水非但不会使排空能量下降,反而还会加强。因此,在运动汇总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给予补充。

2、饮水的质量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的;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祛热除署,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3、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体的体温在37℃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4、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期饮用。一次次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侧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不同的运动阶段该如何补水

运动前:

运动前30-60min补液300-500ml,

能增加机体排汗,减少体温上升幅度,

延缓机体脱水的发生。

在特别炎热的天气还应额外补液250ml-500ml。

不可一次大量饮水,会增加心脏和胃肠负担,

应少量多次。

运动中:

每15-20min补液120-240ml,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的补液量不超过1000ml,

高温情况下则需要额外多补,

具体补液量可视出汗量而定。

跑步后:

以摄取含糖-电解质饮料效果最佳,

糖含量可为10%,

可改善机体的脱水状况和加快机能恢复,

仍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不可暴饮,

原因同上,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

运动锻炼对孩子们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如此多的好处,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适宜运动。 1岁到3岁的幼儿期:此期要选择能够帮助提高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运动锻炼,要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爬行、攀登、跑、跳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3岁到7岁的少儿期:此期的孩子们更适宜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做操、跑步、打球等。较大年龄的孩子适宜选择以弹跳为主的运动,特别是摸高、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对身高的增长都有益,同时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双杠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应当注意避免选择铅球、举重等运动。 必须强调的是,家长要加强学习,同时要采取一些积极地措施,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要有充足合理的营养支持,要注意运动保护,避免运动损伤。另外家长要积极参加孩子们的运动锻炼,除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与家长的密切关系和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的参加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们一辈子的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