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定义与病因
1. 定义
胃溃疡,又称胃内壁溃疡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发生在胃内壁黏膜或更深层次的溃疡,这种溃疡使得胃壁变薄,并可能穿透胃壁的肌肉层。
2. 病因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这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酸和胃蛋白酶接触并损伤胃黏膜,进而形成溃疡。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 胃酸和胃蛋白酶:这两者是胃黏膜自身消化的损伤因素,当它们的分泌量过多时,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形成溃疡。
- 其他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化学因素(如长期饮用酒精、吸烟、饮用浓茶等)、生活因素(如饮食不规律、工作过于劳累等)以及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忧虑等)。
症状与表现
胃溃疡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 胃部疼痛: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的灼烧性疼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之内,疼痛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
- 反酸烧心:由于胃酸分泌异常,患者常有反酸感和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 恶心呕吐:胃溃疡患者常因胃内炎症及食物刺激而出现恶心感,严重时可发生呕吐。
- 食欲不振:长期存在的腹痛、反酸等症状往往导致患者食欲下降。
- 腹胀打嗝:胃溃疡患者由于胃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常出现腹胀感;膈肌痉挛可引起频繁打嗝。
- 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以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导致患者体重不明原因地减轻。
- 出血症状:当胃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引起出血,轻者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或黑便,重者可能出现呕血,伴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症状。
诊断与检查
胃溃疡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一系列的检查结果,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 内镜检查:这是确诊胃溃疡的主要检查方法,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患者的胃溃疡情况,明确溃疡部位和大小。
- X线钡餐检查:虽然结果不如胃镜精准,但对于老年人、无法耐受胃镜检查的人群仍有诊断意义。
- 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或培养、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等方法,可以了解患者的Hp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治疗与预防
1. 治疗
- 一般治疗: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嗜好,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用咖啡、浓茶等。
-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用药,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剂等。
- 手术治疗:对于难治性溃疡或因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 预防
- 健康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
- 戒烟限酒:烟酒对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应尽量避免。
- 减压放松: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状态。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胃溃疡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维护我们的胃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减压放松并定期进行体检,以降低胃溃疡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