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计算公式是什么
Wf=G1/G*100
煤的内水:
是相对于在测全水的过程中,测完外在水后,将样品破碎到3mm测试水分,温度105-110度,烟煤干燥1.5小时,具体请看标准GB/T211-2007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经破碎过筛,粒度达到0.3mm后,准确称量1克(精确至0,.0002)左右煤样并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05℃±5℃下进行烘干,烟煤约1.5小时,无烟煤2小时,盖上称量瓶盖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皿中约10分钟,称量后,计算内水。
煤的外水:
煤的外在水分又称自由水分或表面水分。它是指附着于煤粒表面的水膜和存在于直径大于10的-5次方的毛细孔中的水分。外在水分的测定是在基本上不破坏煤中毛细孔的前提下进行的。试样通过风干和在45-50℃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后,进行称量和减重计算,得到外在水分的量,记为Mf(%)。将粒度小于13mm的煤样(1kg左右)导入已称量的白铁皮浅盘中(长×宽×高为280mm×230mm×30mm)。在工业天平(精度0.1g)上准确称量,记下质量m(g)。摊平试样并放入45-50℃的烘箱内,干燥8h取出冷至室温,称量。放置8h自然干燥后,再称量。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3%为止。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最基本的指标。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分也就越多。同时,煤中有大量水分时,不仅煤的有用成分减少,而且大量水分在燃烧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成为水蒸汽蒸发掉。所以煤的水分越低越好。
公式
各种岩石的含水率差别大了,一种岩石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含水率。
含水率=(湿重-土粒重)/土粒重×100%
水对受力岩石的宏观力学效应
湿基含水量的计算公式:
湿基含水量=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物料中所含干物质的质量)*100%
干基含水量=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物料中所含干物质的质量*100%
干基含水量和湿基含水量的互换公式
湿基含水量=干基含水量/(1+干基含水量)*100%
干基含水量=湿基含水量/(1-湿基含水量)*100%
湿度与水分的区别
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水份指物质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值,通常表示为百分数,一个是表征空气中的水含量,一个是物质中的,也就是说能够看得到的东西的水含量
土壤湿度一般以单位质量干土所持水的质量表示.—般以干、稍润、润、潮、湿衡量,以手试之,有明显凉感为干;稍凉而不觉湿润为稍润;明显湿润,可压成各种形状而无湿痕为润;用手挤压时无水浸出,而有湿痕为潮;用手挤压,渍水出现为湿。
水份,水分,区别
水分和水份的区别:基本意思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
1、基本意思不一样。 水分是指含在物体内部的水。 水份指物质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值,通常表示为百分数,常用于化验指标,为生产、处理等提供依据。
2、侧重点不一样。 水分适用语境比较多,比喻叙述中不切实、虚夸的成分。 水份用得比较少,因为“水份”侧重于说明物体含水量的比例。 盐分和盐份的区别基本与水分和水份的区别相似。盐分是指以克表示的每公斤海水中的总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