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尿常规的一些详细介绍: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2. 检查目的与注意事项

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1、尿液颜色

- 正常情况:正常人的尿液多为淡黄色至橘黄色,这主要与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及卟啉等物质有关。

- 异常情况

- 红色或深红色:提示可能患有泌尿系统结石、肿瘤、肾结核、泌尿道损伤或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女性在月经期间,尿液中可能混入经血而呈现红色,这种情况下需要排除生理因素干扰。

- 乳白色:可能是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管疾病等;也可能是脓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

- 深黄色或红茶样:常见于黄疸患者,如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2、尿透明度

- 正常情况:正常情况下,尿液是透明的。

- 异常情况:如果尿液出现大量结晶、血液、脓液或乳糜尿等情况,会导致尿液浑浊。

3、尿酸碱度(尿pH)

- 正常范围:一般在4.6-8.0之间,平均为6.0。

- 临床意义

- 尿pH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糖尿病等排酸增加的疾病;呼吸性酸中毒时,因CO₂潴留等原因,尿多呈酸性。

- 尿pH升高:多见于频繁呕吐丢失胃酸、服用重碳酸盐、尿路感染、换氧过度及丢失CO₂过多的呼吸性碱中毒等情况。

4、红细胞

- 正常情况: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很少,一般男<3个/高倍视野,女<2/高倍视野。

- 异常情况:红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肾炎、肾炎、结核、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统肿瘤、外伤等疾病,还需排除女性月经的干扰。

5、白细胞

- 正常情况:正常尿液中白细胞数量也较少,男<3个/高倍视野,女<5个/高倍视野。

- 异常情况:白细胞增多通常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

6、上皮细胞

- 正常情况:尿液中可偶见上皮细胞。

- 异常情况:上皮细胞增加提示肾实质损害,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及肾移植排斥反应和间质肾炎等。

7、管型

- 正常情况:正常尿液中管型含量很少,一般≤1个/低倍镜视野。

- 异常情况

- 透明管型:可在肾炎、肾盂肾炎、发热性疾病时少量出现。

- 颗粒管型:持续多量出现提示急、慢性肾炎。

- 红细胞管型:提示肾性出血,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出血、急性肾小球坏死、肾梗死、恶性高血压等。

- 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等。

- 蜡样管型:提示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等。

- 脂肪管型: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其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8、蛋白质

- 正常情况:定性试验一般为阴性,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尿液排出的蛋白质极少,大约为30~130mg/24h。

- 异常情况:蛋白阳性提示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高热、肾结核、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9、尿糖

- 正常情况:定性试验阴性。

- 异常情况:尿糖阳性可能提示糖尿病,但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尿糖阳性;也可能因肾性糖尿,即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低下所致。

10、酮体

- 正常情况:阴性。

- 异常情况: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由于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大量酮体,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而导致酮血症和酮尿;也可见于非糖尿病性酮症,如严重呕吐、腹泻、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剧烈运动后等情况,还可能与中毒(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服用抑制细胞呼吸的药物有关。

11、尿比重

- 正常情况:在1.015-1.025之间。

- 异常情况:尿比重升高可见于生理性(饮水过少、大量出汗)、病理性(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循环障碍及使用造影剂)等情况;尿比重降低见于生理性(大量饮水)、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肾炎、尿毒症、急性肾炎多尿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胶原性疾病、蛋白营养不良)等情况。

12、尿胆原与胆红素

- 正常情况:尿胆原定性试验弱阳性或阴性,定量测定<10mg/L;胆红素阴性。

- 异常情况

- 尿胆原大于正常:见于肝炎、肝癌等引起的黄疸及溶血性黄疸。

- 胆红素阳性:提示阻塞性黄疸。

检查目的与注意事项

1、检查目的

- 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如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等疾病。

- 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先兆子痫、子痫等。

- 用于安全用药的检测指标,某些药物可引起肾损害,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观察尿液变化。

- 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用于预防普查,筛查有无肾、肝、胆疾病和糖尿病等。

2、注意事项

- 留取尿液标本时,一般选择晨起的第一泡尿,留取中段尿,女性患者最好避开月经期,留尿前需禁食和禁糖水、茶水、咖啡等,留尿后须在第一时间内送到尿液标本采集窗口或护士站,不能超过2小时。

- 进行尿常规检查不需要特别准备,也不需要空腹,化验尿常规前不要刻意喝很多水或不喝水,按平常状态适当喝水即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